新疆民生网(刘俊洋、李霞)五月,艳阳高照,小拐乡和谐村随处可见忙于在田地里种植、养殖的村民。今年,在工作队及村委会干部的引导下,村民对于养殖也开始尝试新的品种,从最广泛的鸡、羊、牛变成了鹅、火鸡等,它们成了村里的稀有物种。
“之前养的家禽都是牛羊,今年工作队及村委会的干部们建议我们养些新鲜玩意,而且还积极联系销售方,让我们的养殖无后顾之忧,我们也开始尝试,看着这些火鸡、鹅渐渐长大,在村里成了小明星,村民都过来向我取经,学习火鸡和鹅的养殖方法,我也从中得到了不少乐趣,心里可高兴呢!”5月24日上午,村民邵素琴边赶鹅群边说,“换做几年前,60多岁的我也只能留守在家里带孙子,除了务农,基本没有额外收入,日子尽管清闲,却过得拮据。现在多好,种植、养殖的品种变多了,销售渠道也拓宽了,腰包鼓了,心情越来越美丽。”
勤快,对于生活在村里的农民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也正是村民用勤劳、朴实的特点让日子过的更舒坦。驻村以来,工作队帮助村民把闲置的庭院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大家发展庭院养殖、种植,着力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户,为全村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拐乡和谐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孙志刚说:“庭院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眼下已成为和谐村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现在在庭院经济示范户带动下,村民们都结合各自种植、养殖实际,增收致富呈现一片和谐稳定安详的美好景象。”




(供稿:国家税务总局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税务局驻小拐乡和谐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