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赵吉琪)他一直有一个心愿:到基层一线锻炼。如今,两年过去了,他的愿望实现了。
他叫刘青会,是克拉玛依银保监分局驻克拉玛依区胜利路街道朝阳社区工作队的一名年轻队员。来新疆前,他是家乡山东日照一所学校的老师。2016年底,他参加了克拉玛依银保监分局的招录考试。接到录用的通知后,他告诉自己的父亲,原本以为父亲不会同意,毕竟新疆距离山东有4000多公里的距离,可是父亲只说了一句话:“青会,去吧,那里需要你,我支持你。”
2017年7月23日,他正式来到克拉玛依银保监分局工作。7月26日,在参加完两天的业务培训后,按照单位党组织的安排,他被派驻到克拉玛依区星光社区参加驻村工作。
克服困难 努力实现工作角色转换
刚到社区那会,恰逢克拉玛依市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和全国文明城市复检的关键期,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这一切都容不得他思想上的任何懈怠。认识到这些后,他一方面用最快的时间实现了角色转换,另一方面努力学习各项业务。白天,他和社区、工作队的同事一起入户宣传惠民政策,处理不和谐问题。下班后,为了更好地开展基层工作,他还努力学习到深夜。经常,他是社区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2017年8月份,社区开始修盖新办公楼,大家只能挤在临时搭建的小铁皮房子里办公,从酷暑到严冬,一呆就是大半年。寒冷的冬天,为了小区居民的安全,他与社区“红细胞”党员和巡逻队的同志坚守在小区的各个重点部位,零下30多度的温度丝毫没有阻挡他的工作热情。他从未因工作琐碎繁忙而抱怨过,因为他知道,要学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他没有理由抱怨。
不仅工作上如此,思想方面,他也主动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到社区第二个月,他就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深知,作为一名工作队队员,在落实总目标上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立场坚定。
主动担当 领导和同事眼里的好同志
2017年末,工作队面临人员调整,他向组织表达了自己想继续留在工作队的意愿。因为他知道,基层是年轻人可以洒热血的地方。
他一直不忘父亲的朴素教诲:“组织派你到基层,就是要锻炼你,你还年轻,不要怕苦怕累,工作中多替别人分担点儿。”
2018年2月份,他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朝阳社区参加驻村工作。当时,工作队人数比较少,而其他同事基本都在50岁以上,有的同事身体状况也不好。作为工作队里最年轻的队员,工作队有什么累活、杂活,他都积极主动地去承担。一年来,加班是常态,可他从未喊过苦。
2018年5月份,他被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今年5月份,经过组织考察,他成为一名发展对象。
2018年底,他被分局评为先进个人。他知道这份荣誉是分局党委对他工作的肯定。
心系各族居民 群众工作的好能手
在社区,他把各族居民都当成是他的家人,为了让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他挨家挨户给各族居民讲党的恩情、惠民政策、稳定形势等,引导各族居民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自觉抵御极端思想渗透。
居民眼里,他是一个踏实可靠的人,居民有啥事都愿意跟他讲,因为大家知道,再小的事情,在刘青会眼里都是大事。
库尔班布老人的手背患有严重的真菌感染,他亲自给老人买药并给她涂抹上。为了给老人患有智力残疾的儿子阿不都海力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他跑了七八个地方。居民张泽华的老伴患有老年痴呆,经常大半夜地从床上掉下来,每当这时刘青会总是毫不犹豫地赶过去把老人抱到床上。居民地里巴尔到现在都忘不了自己颈椎手术出院时,刘青会把她从一楼背到三楼那大汗淋漓的样子。
陪社区的孤寡老人聊天解闷,给居民家里的孩子辅导功课,联系水务公司协调居民水管改造的问题,帮助居民安装楼梯扶手......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居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居民曾问他是否后悔来社区工作,可他说:“来社区工作,我就是一名小学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每当看到街面那么好的治安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为我从事的这份工作感到光荣。”
两年的驻村工作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两年来,他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时刻提醒自己紧绷总目标这根弦,不忘驻村使命,以坚定的决心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我很庆幸,在自己最应该奋斗的年纪,来到了新疆,来到了驻村工作队,”刘青会说。
未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任重道远,他希望自己能像黄文秀同志那样,在基层这片热土上,不忘初心使命,面对困难不畏不惧,迎难而上,以钉钉子的精神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好新疆工作总目标。
(供稿:克拉玛依银保监分局驻克拉玛依区胜利路街道朝阳社区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