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施秀乐、王学武)奥依塔克村位于奥依塔克镇政府以西15公里处的大山深处,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建档立卡贫困户490户1678人,属于深度贫困村。2017年,因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村“两委”发挥作用不明显,被确定为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阿克陶县教育局驻奥依塔克村“访惠聚”工作队2018年驻村以来,从建机制、促增收、解民忧三方面着手,在建强班子队伍、促进农牧民增收、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机制 班子队伍强起来
“以前奥依塔克村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素质低、不会操作电脑、国语水平低,村‘两委’整体缺乏活力,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工作队来了以后,从配强、调整村‘两委’入手,一对一’传帮带‘,手把手教方法,村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提升,整体合力明显上升了。”村干部肉孜古丽·亚库甫说。
奥依塔克村是一个有着881户2837人的大村,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工作队驻村以来,在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作用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党小组组长、小队长、十户长、联户长的工作积极性,制定量化考核表彰机制,每月推选优秀党小组组长、小队长、十户长、联户长给予奖励和表彰,作为推优评先的依据,并将表现优秀的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全面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维护稳定、促进脱贫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以前从没有拿自己小队长的身份当回事,工作也没有积极性,总觉得大家干好干不好都一样,但现在不一样了,采取奖励表彰的机制,自己工作干得好了,受到表彰,家里人也跟着有面子。”奥依塔克村6小队小队长阿不都卡斯木·依明开心的说道。作为优秀小队长,他已经连续几个月受到表彰,拿到奖励,现在工作积极性高,给其他小队长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从实行奖励表彰机制以来,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形成了’赶超比学‘的形式,工作也推动的快了,摘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先后被评为县级、州级优秀基层党组织。”奥依塔克村党支部书记阿不力米提·玉麦尔说。
促增收 人民口袋鼓起来
好的机制建立起来了,如何带动农牧民增收,成为了摆在工作队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利用奥依塔克村靠近克州冰川公园的地理优势,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旅游产业。
但老百姓思想观念落后,对于发展旅游产业的概念很模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对此,奥依塔克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利用“冬季大攻势”的契机,组织部分对旅游产业感兴趣的农牧民开办为期三天的培训班,通过讲解旅游产业优势和其他地方的一些经验做法的方式进行培训,并由第一书记亲自实地考察,规划旅游项目。利用农牧民夜校,请来村里旅游业致富能手现身说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大家了解旅游产业的潜力和优点,引导大家转变思想。
奥依塔克村四小队牧民哈力甫江·阿不力孜,以前家里开了一家商店,每年收入大概10万元左右,看到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便跟家里人商量想要开个牧家乐,家人都很支持他的想法。很快牧家乐就开起来了,今年5月份以来,每个月平均增收1万元左右,并且提供了4个工作岗位,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
“不但我们家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在我的带动下,我家亲戚也加入进来了,我们都能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而且实现了增收,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哈力甫江·阿不力孜开心地说。
截止目前,奥依塔克村已有20家不同特色的农(牧)家乐在营业,并取得了经济效益,间接或直接带动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向脱贫致富。
解民忧 群众满意笑起来
奥依塔克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群众工作事关党的执政根基,解决群众的困难诉求,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干部必须练就的基本功,是解开群众心结,拉近干群关系的有效方式。
“有困难找工作队”这是奥依塔克村村民的共识,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总喜欢找工作队来说道说道。
2018年冬天,奥依塔克村八小队新建的定居兴牧房完工,干净整洁的定居兴牧房是大家期盼已久的,但完工多时入住人员却寥寥无几,工作队跟村“两委”在入户过程中渐渐了解到事情的原因,原来是新建定居兴牧房没有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水源,用水困难成了大家不愿入住的主要原因。了解到这个问题,工作队积极与施工队对接,自筹资金3万多元,从七小队铺设管道,将水引到八小队,解决了用水问题。
“感谢工作队给我们花钱从七小队引来的自来水,现在再也不用去别的地方拉水吃,而且家里可以用热水器洗澡,上厕所有冲水马桶,干净卫生,真的太好了。”八小队小队长买买江·吐路拜克说。
今年以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利用每周一第一书记接待日,收集困难诉求28件,有效解决28件。并通过干部走访入户住户过程中村民反映的困难诉求,整理建立困难诉求台账,及时召开研判分析会议,分批次解决困难诉求,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32条,引导就业、创业91人,访民情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供稿:阿克陶县“访惠聚”办,阿克陶县教育局驻奥依塔克村“访惠聚”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