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网(葛晓华)走进似锦八月,又迎来了这个铭刻着橄榄绿记忆的节日。对于我来说,她总是分外的灿烂、别样的多彩,总是会把自己又一次带入那难忘的军旅岁月。
清晰地记得,1987年,也是在这样一个灿烂的季节,自己背负父母亲人的嘱托走入军营,在鲜艳夺目的军旗下穿上了橄榄绿军服,成为驻南疆巴楚县兵团武警支队三大队新兵营五连一班的一名新兵,奏响了自己人生最难以忘怀的一段乐章。
这里条件艰苦,没有舒适与繁华,每当自己因为环境过于单调静寂、训练辛苦而不由躁动时,耳边就会回想起父亲作为一名老军人给予自己的谆谆教诲。就这样,每日里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几乎一成不变的作息规律和训练值守任务陪伴自己度过了三年,期间多次参与安保警卫、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回想那段连睡觉都怀抱钢枪、随时待命,捍卫着国家和平,守护着人民群众幸福安宁的日子,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在组织的培养下,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复员后恋恋不舍地脱下了那身橄榄绿,但没有料到的是,自己能有机会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奏响自己人生又一篇新乐章。
2017年,我积极响应党的召唤,主动报名成为驻白碱滩润和村管委会访惠聚工作队队员。虽然期间,年迈的双亲需要照顾,自己的身体也常有不适,但军人的特质始终在心中发出命令——“我是一个兵”!它告诉自己,要听从内心最坚定地信仰,听从党的召唤,传承弘扬好八一精神就是新时代一名退伍军人光荣的使命。为此,2018年、2019年我遵从初心召唤,选择了留守驻村,选择了不忘初心再出发。
七本民情日记本写下了自己近1000个驻村日子里的努力、真情、感动、笑声……每日里快乐着居民们的快乐,忧虑思索着居民们操心烦心的事,每周的轮休、季度休假、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也常常是和社区里的各族居民一起度过。
回想在润和村管委会的驻村时光,与居民一同在田间地头拔草、在院落炕头剥玉米,村民们给我们送抓饭、包谷囊、煮鸡蛋、锦旗的情景,连同在居民饭桌上我那爽朗开心的笑声、村里见了自己都要围上来亲切交流一番的大大小小的狗,还有如今过上幸福安稳生活的村民阿布拉江·苏普尔格一家,都始终让我难以忘怀。记得当时,阿布拉江·苏普尔格大女儿一只手不慎被机器严重绞伤,我第一时间将其先后送入白碱滩、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等地医院医治,积极为其奔走申请各种临时救助惠民政策,并主动发起捐款倡议,确保了阿布拉江·苏普尔格的女儿及时得以住院治疗。期间,我还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好阿布拉江·苏普尔格家中另外两个孩子的重任。
“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18年至今,我成为了驻克拉玛依区星光社区的工作队队员,继续秉承着在部队养成的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践行着脱下军装那刻对组织“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庄严承诺。就这样,熠熠闪光的党徽、红色的胸牌、绿色的工具箱、暖心的惠民政策成了自己驻村工作的标配。烈日骄阳下安装纳凉椅、检修健身设施、帮扶孤寡老人、讲述红色革命故事,调节居民纠纷……,这些成为自己驻村工作的常态。而自己笨拙地穿针引线、更换破旧国旗的“绣红旗”故事也在社区成为经典。
通过自己和队友们的共同努力,星光社区的文化集市开张了,居民们与物业公司关于维修基金使用的纠纷解决了,小区星光二期18栋楼房地下室安全门安装问题解决了,投诉邻居喧闹影响休息的问题逐渐减少了……,居民们的心暖了、亮了,广场上空的歌声、笑声、永远鲜红飘扬的国旗述说着星光的幸福故事,那一刻,感觉自己的心似乎都醉了。看着人们开心地扶着刻有“访惠聚工作队定制”字样的爱心扶手安稳地上下楼时,我又一次深刻感受到让辖区群众过上稳稳地幸福生活就是驻村队员光荣的使命。
清晨,从宿舍走往社区的路上,居民们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一句句“曾师傅早、曾大叔早、曾老师早”的暖心招呼,开启着我每天美好的驻村生活, 我也有了“维修大拿”、“谈判大师”、“爱唠嗑先生”等诸多响亮帅气的名号。当一些老年居民得知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时,都不由地说,”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在他们看来,用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就是军人的样子。居民们的赞誉期望,就和那只绿色茶缸、红色党徽时时警醒激励自己不忘军人初心,走好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每一步。
当我仰望星空,脚踏大地,擦亮“星光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子时,我深知小小光荣牌,分量重千钧。访惠聚驻村工作征程万里,我将初心如磐,描绘出更加绚丽的画卷,因为八月的色彩是用金子铸就的,永远明亮而珍贵。
(供稿:克拉玛依市人民银行驻克拉玛依区星光社区访惠聚工作队)